中医及中医专科服务

「湿滞」知多点
2025年10月2日

註册中医师李乐诗

「湿滞」是香港本地俗语,意思是指阻滞、停滞不前及遇上麻烦。相信大家在许冠杰的名曲「半斤八两」中也听过这一句「确係认真湿滞」,可见这个用词非常通用。而在中医理论中,「湿滞」同样有着停滞、阻碍及不畅快的意思。「湿滞」的成因是由湿邪过度入侵身体而引起,而「滞」就是指因此而引起的阻滞,表示体内湿气过重,令人体各种功能受阻碍。

 

究竟甚么是湿邪呢?在人的身体内,水有各样的功能,例如滋养润泽各个脏腑器官、运载营养和废物及维持阴阳平衡等。但当体内的水液滞留,未能作出正常代谢排泄,就是中医理论所说的「湿」了。

 

「湿」可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与外在环境相关,例如连续天雨、居住在临近海边或长期在湿冷环境中工作等,都有机会让外在的湿气入侵人体,继而出现头痛、头重、四肢困倦及关节痠重等问题。「内湿」则多与自身体质有关,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一旦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及生冷等食物,就会很容易引致湿浊内生,形成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散烂、身体油脂分泌过盛而脱髮和长暗疮等症状,造成各种不适的感觉。

 

针对「湿滞」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应从脾胃入手,首先注意脾胃保养。脾胃就像一个人体内的「摩打」,一直在推动身体内的气、血及水液运行。如果脾胃受伤,这个「摩打」就会运转不顺,继而血气和水液的运行亦会运行不畅。因此,要减轻或避免「湿滞」,最重要就要注意脾胃健康。

 

在此介绍一款「祛湿茶」,使用健脾祛湿的中药作为主要成分,促进水液运化,有助脾胃的健康。

 

成分:白朮30克、茯苓20克、赤小豆20克、白扁豆20克、生薏苡仁20克、熟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蜜枣3个(4人份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在水中浸泡20分钟,放入窝中加热,大火烧至水磙后可转小火,共煮约1.5小时,即可饮用
功用:健脾和胃,行气化湿
注意:痛风患者慎服

 

很多时我都会被问及:「医师,我应该食甚么食物?要煲甚么汤水?」是的,祛湿茶可以帮助大家祛除湿气。可是除了上述提及的祛湿茶外,更重要的是戒口呢。试想想,一条喉管漏水,如果只清理地上的水渍而不维修喉管本身,地上积水的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如果能配合戒口,减少进食生冷、肥腻或过甜的食物,就可以减少对脾胃的负担,让脾胃运作更健康,身体的「湿滞」就会有所改善了!

online b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