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及中醫專科服務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中醫專科中心 張浪中醫師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抑鬱症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
抑鬱症是一種影響患者思想、行為及軀體的常見精神疾病,是全球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藥物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和神經調控技術是抑鬱症的常規治療方法,但這些方法療效有限,容易引發不良反應。臨床研究表明,針刺是一種有效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針刺無論是作為抗抑鬱藥的輔助療法還是單一療法, 其對患者的抑鬱症狀改善均有積極作用。與抗抑鬱藥相比,針刺治療抑鬱症具有起效快,療效持久的優勢,並且可增強抗抑鬱藥物療效。
抑鬱症應屬中醫學「鬱證」的範疇,中醫學的「鬱證」,是指因情感拂鬱,氣機鬱結不舒,而逐漸引起五臟氣機阻滯所致的一類病證。其名出自《內經》。鬱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鬱證包括情志、外邪、飲食等因素所致的鬱症。狹義鬱證多指因七情所傷而致的氣機鬱滯之證。其主要症狀如《景岳全書.鬱證》所言:「憂鬱傷脾而吞酸嘔惡」,「若憂鬱傷脾肺而睏倦、怔忡、倦怠食少」,「若憂思傷心脾,以致氣血日消,飲食日減」。抑鬱症的主要病因為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雖然肝、脾、心三個臟腑皆有相關,但各有側重。肝氣鬱結多與氣、血、火相關,而食、濕、痰主要關係於脾,心則多表現為虛證,如心神失養、心血不足、心陰虧虛等,也有一些屬於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的證候。抑鬱症初病在氣,久病及血,故氣滯血瘀的證候在臨床上十分見,抑鬱症日久不愈,往往損及脾、腎,造成陽氣不振、精神衰退證候。
中醫針灸治療分型
本病以虛證多見,實證較少,主要病變部位在心脾肝腎。臨床首當辨證虛實,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五型辨證論治。
1、肝鬱脾虛
主證:多愁善感,悲觀厭世,情緒不穩,唉聲嘆氣,兩脅脹滿,腹脹腹瀉,身倦納呆,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2、氣滯血淤
主證:情緒抑鬱,自殺企圖,心情煩躁,思維聯想緩慢,運動遲緩,面色晦暗,脅肋脹痛,婦女閉經。舌質紫暗或有淤點,苔白,脈沉弦。
3、心脾兩虛
主證:失眠健忘、興趣缺乏、心悸易驚,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黃,少腹脹滿、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4、脾腎陽虛
主證: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嗜臥少動,心煩驚恐,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納呆便溏,婦女帶下清稀,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
5、陰虛火旺
主證:情緒不寧,煩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針灸治療取穴
百會,印堂,內關,三陰交,太沖,神門,足三裡,四神聰,神庭,合穀。
心脾兩虛加足三裡、三陰交和心俞,
肝氣鬱結加太沖、期門,
氣鬱化火加行間、俠溪,
陰虛火旺加太溪、三陰交,
肝鬱脾虛加三陰交、脾俞,
睡眠障礙加神門、安眠,
心悸,心慌加膻中、內關,
食欲不振加足三裡、中脘,
健忘加四神聰、足三裡和神門,
注意力不集中加足三裡、天樞。
針灸治療抑鬱症有以下優勢:
全面改善臨床症狀,近期療效起效迅速,遠期療效穩定,復發率低,對難治性抑鬱症有效,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