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輔導服務

建立正向人際關係 開展豐盛人生
2025年7月2日

情緒健康輔導服務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沙利文博士於其著作《Flourish》中指出,一個豐盛的人生須具備五大元素,當中包括正向人際關係。換而言之,家長若希望孩子擁有一個豐盛的人生,便需要引導他們建立正向人際關係。

 

家庭是一個人學習與人相處的首個接觸點,當中的成員關係密切。孩子尚未出生時就已經與媽媽緊貼在一起。以下是一些有助孩子與人建立正向關係的小貼士:

 

一、優質親子時間

要讓孩子學習正向關係,便要先讓他們體驗正向關係的滋味。建立關係需要付出時間,而時間可以讓我們「人到」,但優質的親子時間還需要「心到」。父母忙碌的工作,佔據了與孩子溝通的時間,以致他們無法專注與子女玩樂,最後往往成為親子關係的絆腳石。父母若能全心全意地活在當下,與孩子享受親子時刻,對孩子及父母而言都將會是回味無窮。

 

二、情感上的安全連結

除了在親子時刻全情投入,父母還要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讓他們能夠勇敢地向外探索新的關係。當孩子發現父母是可信任的同行者,且懂得安慰、鼓勵和尊重他們時,他們便能夠於遇到不安或心靈創傷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三、主動及有建設性的回應

心理學教授雪莉·蓋博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以有以下四種基本回應:

 

蓋博教授認為「主動及有建設性」的回應最能夠改善人際關係,這種回應可以是態度、語氣、甚至說話內容。因此,父母需要一類敏銳和真誠的心,主動向孩子作出有建設性的回應。例如,當孩子的測驗成績有進步,一個主動及有建設性的回應除了是說:「真棒!你的努力没有白費。」,也可以是眼神、微笑和真摯的擁抱等。

 

四、培養樂觀的孩子

樂觀的人會對已發生的事给予正面的解釋,而對將會發生的事情則會抱有良好的期待,並普遍會對生活感到滿意。一個樂觀的孩子較容易接納他人,也更容易被他人接納,進而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五、感恩的生活態度

感恩是對別人、事物或自然的一份感謝之情。我們可以透過言語、行動或其他方式,向親人表達其為家庭所付出的欣賞及感謝,也可與孩子採訪對家庭有恩惠的人,親身感謝他們,為彼此帶來喜悅。這種情操也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六、健康的社交圈子

由於孩子會學習及模仿周遭的人、事及物,除了讓孩子在家裡體驗正面的人際關係之外,也要讓他看到父母擁有健康的社交圈。父母可以成為子女學習的好榜樣,並協助子女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同時接納他們的朋友。

 

七、建立有歸屬感的家

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要讓他們感到與這個群體的結連。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家庭故事、傳統、文化和家訓,訂立家族精神,並透過定期安排家庭聚會,讓彼此有機會分享和互訴心聲,加強家人彼此的連繫,建立一個具有歸屬感的家。

 

在這個自我中心的社會中,父母可由内至外幫助孩子,透過感受、經驗、行為及觀察建立正向人際關係,開展一個豐盛的人生。

online b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