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及中醫專科服務

睡睡平安:入睡後異常出汗
2025年5月27日

註冊中醫師黎沐恩

近日天氣炎熱,日間活動時難免出汗,但有些人即使在睡覺時也會經常出汗。即使開著冷氣,仍然大汗淋漓,甚至影響睡眠,需起床擦汗更衣。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中醫稱入睡後異常出汗為「盜汗」。對於人體為何流汗,《素問.陰陽別論》有記載:「陽加於陰謂之汗」,意指當陽氣作用於體內的陰液時,汗液便會生成。在正常情況下,如天氣炎熱或運動時,人體會隨著陽氣推動,蒸迫陰液化為汗液,通過腠理排出體外,而腠理的開合由衛氣把守。因此,陰陽及衛氣的正常運作,直接影響人體的出汗功能,而盜汗的發生與陰陽失調密切相關。 

 

盜汗的病因

 

盜汗的常見病因可分為以下四種:

  1. 陰虛火旺:常見於長期日夜顛倒者,多伴隨五心煩熱及顴紅等症狀。
  2. 氣陰兩虛:常見於慢性疾病或體虛者,多伴有氣短乏力及口乾咽燥等症狀。
  3. 濕熱鬱蒸:常見於飲食辛辣肥甘者,其汗液黏膩,伴隨口苦及尿黃等症狀。
  4. 營衛不和:常見於體弱者或外感後,盜汗程度較輕,伴有惡風等症狀。

 

盜汗的治療與調理

 

盜汗的治療包括中藥治療、針灸治療,配合食療和生活調節則更易見效。

 

中藥治療方面,需辨證論治,例如陰虛火旺者需滋陰降火,代表方為當歸六黃湯或六味地黃丸;氣陰兩虛者需益氣養陰,代表方為生脈散合玉屏風散;濕熱鬱蒸者需清熱化濕,代表方為龍膽瀉肝湯或三仁湯;營衛不和者需調和營衛,代表方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針灸治療方面,可選穴位如陰郄穴、後溪穴及三陰交穴等,陰虛者加太溪穴、濕熱者加陰陵泉穴、氣虛者加足三里穴。

 

飲食調養方面,需根據患者的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例如陰虛者可適量服銀耳及百合等滋陰食物,忌辛辣燥熱的食物;濕熱者可適量服赤小豆及冬瓜等清熱利濕的食物,且忌肥甘厚味的食物。

 

生活調攝方面,建議避免熬夜及過勞,以及保持情緒舒暢。

 

更年期婦女與盜汗

臨床上,有一類患者特別容易被盜汗和失眠困擾,就是更年期的婦女。更年期婦女腎氣漸衰、天癸將竭,容易陰陽失衡。由於睡眠和出汗尤其依賴陰陽調節,一旦陰陽失衡,失眠和盜汗便會容易發生。建議更年期婦女及早調理,盡可能減少症狀的發生及嚴重程度。 

 

如果你也被盜汗問題困擾,建議積極求醫,改善盜汗情況,提升睡眠品質!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online b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