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中医专科服务

新冠后遗症之焦虑,抑郁,惊慌,失眠的中医针灸调理
2022年8月11日

註册中医师 黄小专 

 

「2019冠状病毒病」因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具有一定死亡率。本病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湿毒疫疠之气,自口鼻而入,郁肺困脾,临床可见发热、咳嗽、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恢復期以正虚为主,邪恋未尽,正虚肺、脾、肾、心诸脏虚损,表现为气阴两虚、肺脾气虚。湿毒疫戾之气,耗伤阳气,无力推动阴津,导致热、痰、瘀互结。

 

「2019冠状病毒病」后遗症涉及唿吸、循环、神经、消化、心理认知等多个系统,且其持续时间不定、轻重程度不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据一篇发表于《柳叶刀》的缐上文章显示:大多数患者出院6个月后还沒有完全康復,76%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至少有1个症状; 患者最普遍的感受是疲劳、浑身无力,63%的患者出现疲劳或肌肉无力,26%的患者报告有睡眠障碍,23%的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 重症患者于6个月后肺功能还沒有完全恢復,呈现肺功能下降和胸部影像学异常[1]

 

本篇主要谈谈新冠恢復期患者焦虑,抑郁,惊慌,失眠的中医针灸调理。

 

恢復期大部分患者唿吸系统症状已经痊癒,治癒患者虽已达到出院标准,但患者隔离观察及治疗期间长期笼罩在疫情氛围下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出院后又担心瘥后復阳,故在恢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惊恐、易怒情绪。在中医学上情绪忧郁、悲伤则伤肺,易致气短声低、倦怠乏力,影响肺部炎症吸收;过度思虑则伤脾,易致纳差、不寐,机体免疫力降低,不利于后期肺炎康復;过度惊恐、焦虑则伤肾,易致唿吸表浅、喘息困难;过怒则伤肝,易致肝气亢奋、头胀头痛。

 

根据针灸防治疫病的文献记载、临床研究报导,「2019冠状病毒病」病因病位、病机演变规律等提出“取穴少而精”“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针灸干预具体方案[2]。恢復期患者的正气受损及余邪未尽两方面,需要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案。针刺可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通过刺激腧穴,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恢復机体的阴阳平衡,补虚及攻邪,既可以修復受损的正气,又可以祛除体内残留的余邪,从而减少復阳概率。

 

焦虑,抑郁,惊慌,失眠患者的针灸治疗,多以情志疾病为主,其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脏。心俞、内关、合谷、太沖等穴位能调节情绪,缓解抑郁、焦虑等症状。心俞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通络安神之效;内关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合谷配太冲称为“四关穴”,能镇静安神、平肝息风。研究表明,针刺“四关穴”、百会、印堂能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反应,改善焦虑行为,从而发挥抗焦虑作用;太沖配合百会等穴位治疗气郁化火型抑郁症疗效显着。

 

针灸配穴﹕患者若为情绪低迷、少言寡语可配心俞、脾俞;兼有心神不宁、悲忧善哭可配水沟、心俞;兼有心悸,失眠,健忘,五心烦热可配心俞、太溪;兼有郁郁寡欢,畏寒怕冷可配脾俞、肾俞、气海穴;患者若为情绪不宁、性情急躁,兼有精神抑郁、不思饮食、胁肋胀痛可配期门、肝俞;兼有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口幹可配行间、侠溪;兼有胸部闷塞,咽中有异物可配膻中、丰隆;胸闷气短者加膻中、内关;伴有失眠者加申脉、照海。

 

针灸疗法能恢復身体机能状态平衡,以逹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缓解抑郁、惊恐、焦虑等症状疗效肯定、见效快,改善恢復期不适,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HUANG CL,HUANG LX,WANG YM,et al.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 [J].Lancent,2021,387( 1) : 220-232.

[2]针灸学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 2版)[J].中国针灸,2020,40(5):462-463.

online b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