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中医专科服务
中医治疗老年病
2021年10月27日
註册中医师龎沛
香港的人口老化问题日渐严重,患病老年人也在逐渐增多,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较差,往往在治疗某种病的同时还会出现其他的疾病,不容易康復。而中医对老年病有逾千年的治疗经验,可以改善老年人的体质,提升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老年病的范围: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
- 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只有老年人才患上,並带有老年人的特征。这是因为在人变老的过程中,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脏腑功能障碍的发生,例如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因此引致的脑卒中等。这类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既可在中老年期(老年前期)发生,也可能在老年期发生。但以老年期更为常见,或变得更为严重。它与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期患病使体质下降有关。如高血压病、认知障碍症、帕金森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痛风、震颤麻痹、老年性变性骨关节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皮肤搔痒症、老年肺炎、高脂血症、颈椎病、前列腺肥大等。
- 青中老年皆可发生的疾病:这类疾病在各年龄层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机能衰退,同样的病变,在老年人则有其特殊性。例如各个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的感冒、肺炎、带状疱疹等。
老年病的特点:
老年人是青壮年人的延续,有些老年病是在青壮年时患上的,而到老年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有些老年病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但又与青壮年时期所患疾病有不同的特点:
- 老年人的体质最主要是脏腑功能减弱,肝肾日渐亏虚,一脏既病,多脏受损。
- 老年病多属慢性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缠绵,恢復慢;有时候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脏腑功能处于衰竭的边缘,一旦发生感染,会使病情迅速恶化。
- 沒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初期不易察觉,症状出现后又呈多样化。
-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老年人身上差异很大。
- 一个老年病患者往往同时患几种疾病,因此在治疗上要分清主次,兼顾治理。
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特色:
众所周知,老年病的特征是复杂多样化,引起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年人的体质虚弱,脏腑功能渐差,尤其是长期病患者,身体质素更差,所以中医的调理治疗尤其重要:
- 顾护脾胃: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老年人脾胃已虚,消化功能下降,故治疗老年病时,会以照顾脾胃为重点。
- 治未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俗语说「预防胜于治疗」,未病先防是主动出击的重要手段,是中医治病的上上之策。既病防变,是因为老年病具有易传易变的特点,防止疾病的传变可阻止疾病蔓延,防止疾病加深加重,缩短病程。
- 治分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老年人身体虚弱,抵抗力降低,患病往往会出现虚实夹杂,寒热兼见,因此新病、急病宜先治,旧病、长期病宜从根本上去慢慢治理。
- 扶正宜用调补:老年病人体质多虚,兼由疾病之影响,其虚更甚,故治疗老年病,要用扶正补虚之法。但扶正並非只有用补药,尚有调补之法。调补则是补阳防燥,补阴防腻,补虚兼调气。
- 治养结合:治是用药,养是指养护、调养,最常见的是食疗。老年人的脏腑功能减退,体弱多病,如果只是用药驱邪,却疏于养护,则疾病难愈。因此,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应慎起居,调饮食,配合食疗,以资气血,则有利疾病康復。
- 针药並用:老人家痛症多,针灸亦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再配合用药,疗效会更佳。
总括来说,老年病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需要医师、患者及其家属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三方合作处理,否则病情会日渐加重,中医有多种有效方法防治老年病,可让老人家重拾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活得精彩和幸福。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向註册中医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