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中医专科服务
秋季之「寒露」与「霜降」
2021年10月27日
註册中医师陈燕桃
「寒露」是秋季第五个节气,约每年西历十月八日前后。其特点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草木逐渐枯萎,寒潮到来,骤然降温。江南一带「寒露脚不露」,此时温度已降,寒风冷雨也时常出现,赤足走路已不合宜。
寒露时节,正是「阳消阴长」的转折阶段,故养生要以养阴防寒为主,长者和幼儿尤要注意「秋寒」。起居宜加薄衣,避免毛孔大开,引致风寒之邪气入侵体内。寒露正是长夏转入初秋,天气骤然干燥,应补足水分,减少耗精伤气的活动,宜早睡早起。保持肺脏与唿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多饮清润的汤水、多吃蔬果、蜂蜜、百合、莲子等清润之品,以顺应肺脏清肃之性。
龙脷叶炖猪展汤 | |
材料: | 龙脷叶20克、猪展肉适量、生姜3片。 |
制法: | 龙脷叶洗净,略浸;猪展肉洗净,切块状;将所有材料放进炖盅内,加入开水约800毫升,加盖隔水炖约二小时,进食时以盐调味。 |
功效: | 龙脷叶、性平、味甘,功效清肺热、止痰火、平喘咳;猪展性平、味甘、咸,功效健脾滋润,全汤不寒不热,宜治秋燥痰火咳嗽。 |
「霜降」是秋季最后的节气,约每年西历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其特点是「结霜」。此节气是秋高气爽,更为干燥。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节,阴气更甚于前,节气属土,人体脾(土)衰,肺(金)旺,易生痰饮宿疾,易犯风邪寒病。起居宜早睡晚起,避寒邪贼风。饮食宜平补,理肺润燥,补气血和养脾胃,少吃苦味食物,宜酸,甘食物。中医认为,金克木,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秋日宜少吃葱、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的水果、蔬菜,宜选养阴润燥,润肠通便的食物。
枇杷叶海底椰猪展汤 |
|
材料: | 枇杷叶30克、海底椰25克、蜜枣3枚、猪展适量、生姜3片。 |
制法: |
枇杷叶、海底椰、蜜枣洗净,浸泡,猪展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入煲内,加清水约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调味食盐即可。 |
功效: |
枇杷性凉味苦,入肺、胃,能泄降肺热、化痰止咳、清降胃热、止呕逆、除烦渴;海底椰性寒味甘、淡,入肺、胃经,能清肝润肺、袪痰瘀、利咽止咳;蜜枣性平味甘;猪展能滋阴润燥。全汤能清燥润肺、袪痰止咳之效。 |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向註册中医师查询。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