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中医专科服务

「出身汗」,真的能治外感病?
2024年4月22日

註册中医师 叶韵姿

感冒初起,大家会选择以下哪种方法处理?

  1. 预约求医(不论中医、西医)
  2. 服用之前由医生处方的「剩余物资」
  3. 到附近药房配药
  4. 服用中、西成药,如合仔茶、感冒热饮
  5. 听从传统经验,浸泡热水浴,饮碗姜茶然后盖上厚厚棉被直至大量排汗,以缓解症状
  6. 饮用柠檬生姜煲可乐


相信大家都亲身试过上述其中两三项方法。不论成为中医师的前或后,我的首选还是第6点!

 

中医素来予人「慢」的感觉,中药主要是用作调理身体,当遇上感冒这个「急」症时,西药便成了首选。另外,很多人都曾在感冒初期,服用处方中药后反而将感冒症状进一步透发,临床表现加重,病情变差。为免影响工作或学习,大家一般都会先用西药镇咳化痰、收鼻水及治头痛,待症状缓解七八成,然后再拜访中医「清尾」。在三年新冠疫情洗礼后,大家对伤风感冒都不敢松懈,发病初期均会主动求医。

 

感冒,中医认为是病邪侵袭肌表肺衞所致的表証,《黄帝内经》谓:「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感冒主要以风邪袭表为主要原因, 一般治疗是以解表发汗为主,风寒宜辛温,风热当用辛凉,暑湿当清暑祛湿,时行感冒重症多重用清热解毒之品,虚体感冒当扶正袪邪,于疏散药物中配伍扶正之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当感冒外邪不能及时从外透解,容易转而深入机体,演变成里証,经常听到的外感传裏。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初起,及时采用解表剂治疗,使病邪从外解,能早期治癒而又不伤人体正气。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如冬春用紫苏、荆芥;夏季用广藿香;民间常用具有发汗、解肌及透疹作用的葱白、姜片和蒜头,均可治疗表証,统称作解表剂,属治疗八法中的「汗法」。从前家中长辈,每当被淋雨受寒、清涕长流、恶寒震颤时,会叫你盖张棉被,然后焗一身汗,原来是有根据的。

 

发汗能使病邪从外而解,换而言之,感冒时我们立刻去跑去焗桑拿,是否就不药而癒?答案当然是「不」,中医以汗法治外感,需要配合方药,旨在微微汗出,仅仅皮肤有种湿润感觉即止,而绝非大汗淋漓。而且,病邪有寒热不同,体质有虚实之差別,发汗太过会耗气伤阴,正气不足时易令病邪内陷,变生他証令病情加重,治病,最理想还是交由医师负责!

 

中医治疗四诊合参,辨証论治,无论是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唿吸道融合病毒(RSV)、新冠肺炎(COVID-19)、非典型肺炎(SARS)、感冒,凡以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咳嗽、恶寒发热、身痛伴脉浮等外感症状,判断其寒热属性后,服药后稍微发汗透邪,相信具一定疗效!

 

中医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先向註册中医师谘询。)

online b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