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中医专科服务
註册中医师李逸智
在日常诊症中,经常有不少人询问关于运动的问题,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运动常见的迷思。
一)做运动一定等于健康?
答:做运动不一定等于健康。
做运动好处多,但运动种类亦很多,在选择时取决于我们想达到甚么效果。如果盲目运动,很容易适得其反。
运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 带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踏单车、跳舞或耍太极等,可以锻鍊心肺功能,保持甚至减轻体重等;
- 伸展运动,如拉筋或瑜珈等,可以增加肌腱和关节的柔软度及活动幅度,舒缓並减少肌肉僵硬而导致的痛症 ;
- 负重运动,如掌上压、器械健身运动、举哑铃或沙包等,可以锻炼肌肉力量,改善体型。需要注意的是,因骨质疏松症而曾骨折或有骨折风险的人士,应避免高强度负重运动。
只有清楚自己的目标,选择正确的运动,才可运动健康化。
二)运动量和运动频率越多越好?
答:运动量和运动频率不是越多越好。
自古中国文化便强调「中庸之道」,做运动也一样,不要太多,也不可以不做,具体适合的「量」因人而异。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健康的中青年,以及有痛症的老年人,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的运动强度和频率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故就运动而言,不应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做,要「适可而止」,否则会「过犹不及」。
此外,在运动频率上建议有时间规律,让身体可以适应,故恆常运动会较为理想。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运动量是否过量?
答:需要自己细心感受身体的反应判断运动量是否过量。
正如上面提及,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时间段,其精神和身体情况也可能有不同。因此运动量也不应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一般而言,一位健康人士,若在运动后一天,经过充足休息后,运动带来的疲累感仍不能自行消除,则可被认为运动量过多。
而针对患有痛症的人士来説,首先需注意他们所进行的运动是否加重他们的痛症;其次在运动过后,若疼痛加重,以及经过一天充足休息后仍未能缓解,则也可被认为运动量过多。
参考资料:
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运动的乐趣和运动安全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culture/recreation/activities/benefitsport.htm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向註册中医师查询。